最近,笔者走访连州几条主干河流发现,河道两旁垃圾成堆的现象亟待整治:有许多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河水较清澈河段,多被水草、琐碎垃圾覆盖;在一些小溪渠岔口,到处是丢弃的农药包装袋、塑料袋、瓶瓶罐罐……这样的场景与沿岸美好乡村建设背道而驰。
毋庸讳言,近年来连州市投入大量资金,致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功能:建成了总长近50多公里、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的城市防洪河堤工程;完成三江河(连州段)加固工程综合治理工程;建成了瑶安、保安、大路边、星子、东陂、西岸六个镇区所在地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它们有效地保障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和防洪安全。然而人们在尽享河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有意或无意地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河流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建立河道管护机制,去年连州市出台了《连州市主要河流“河长制”实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导、水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河道良性管护机制,但是“河长制”管理机构尚未健全,部门职责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制约了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的进展。
此外,导致河道污染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村民的自身环保意识不强,河道是垃圾的最终处理地已成为惯性思维;管理监督不到位。农民随意丢弃生产生活垃圾进入河道,不会受到惩戒或劝解,同时由于河道边长期住户多,管理上困难重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已配备的公共垃圾桶数量少,维护也不到位,村民不愿舍近求远,尤其是建筑垃圾,量大运输不方便,就直接抛在了门口的河道中。
笔者认为,整治农村河道污染,政府要做好投资者和指导员的重要角色。“河长制”的目的是要确保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让河长治,关键是各级政府要落实经费和管护人员。资金如血,没有资金,一切都是惘然。河道维护经费是河流治理、完善落实“河长制”的重要物质基础。市、镇财政对河道管护的投入直接影响到落实“河长制”的进程。河道维护经费若未能较好地落实,直接导致各项工作开展的进度。政府还要切实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引导农民改变有垃圾就倾倒河道的惯性思维,向村民宣传河道污染的严重性,在河道沿线投入更多警示牌,安排专兼职人员定期巡视。
同时,政府要加大奖惩力度,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制定举报有奖等政策,让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河道治理中来。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建立各类沼气池、集中处理厂等,既解决各类垃圾无法处理污染河道问题,还可以集约资源变废为宝。
完善“河长制”,整治农村河道污染问题绝非朝夕之功,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希望连州各职能部门、村(社区)、企业和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行动起来,各尽其职,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功能健全、人水和谐”的新连州献出一分力量。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