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欧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河湖治理设备网

欧保环境 河湖治理设备供应商

02158129802

<%=NSW.OConfig.GlobalConfig.SiteName %>
太阳能曝气机、农村污水处理
当前位置:首页 » 河湖治理设备网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 治太湖要治“地方病”? ——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列报道之三

治太湖要治“地方病”? ——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列报道之三

文章出处:中国环境网责任编辑:作者:姚伊乐人气:-发表时间:2015-05-25 08:43:00【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暮春初夏,置身无锡蠡湖岸边生态带,远望浩渺太湖,颇有山水野趣。

与历史上鱼米之乡的自然风光不同的是,这一派旖旎后,是千亿投资、数百个污染治理工程、近百个重点流域断面监控以及3万多平方公里太湖流域内无数人近八年持续不断的艰苦努力。

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2007年前后相比,太湖整体水质已经大为改观。江苏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从近几年开始,太湖治理工作的推进遇到了新的问题,污染治理边际效应日益显现,不少区域性的短板也越来越成为太湖水质进一步提升的桎梏。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的发布无疑是场及时雨。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将水十条纳入太湖治理的总体框架中来。朱铁军表示,水十条里面的不少条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至少对太湖治理来说,能够解决不少地方病。通过落实水十条5年后基本能够实现两个持续——“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0年前后,太湖水环境进一步恢复,能够重现美丽江南的水乡,重现碧波美景。

治理模式探索的七年

不久前召开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第六次省部际联席会议认为,太湖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整体富营养化程度由2007年的中度改善为现在的轻度,湖体主要水质指标基本在二类、三类;以太湖为水源的城市,基本实现了双源供水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各水厂出厂水质全面达到或优于国家最新卫生标准;流域水质稳中趋好,重点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氨氮指标明显向好,今年取水氨氮浓度(取水头部)平均在0.1毫克/升左右。在中桥水厂,无锡自来水有限公司生产运营处负责人胡侃告诉记者,年初枯水期时,水源点的氨氮浓度最高也在0.3毫克/升左右。而在几年前,这个数字经常在1毫克/升以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7年治太,有力推动了苏南经济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也促进了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流域所有市县全部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7个市县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16个市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占全国40%,是全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

太湖治理,总体上有两个大方面的经验。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这是根本途径。而真正要踏上这条途径,最根源的仍然是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保护制约经济发展?还是经济发展程度制约环境保护力度?这些争议的答案在新修订的《环保法》中已经明确。但关键的是,将这一理念融入实践仍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一个经验则是水十条中提到的,用系统的思维和综合手段来治理。从之前的总量控制到今后的质量提升,是个很大的变化,朱铁军说:但我们认为,总量和质量本身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要用系统的思维和眼光看待。

在以上两个原则下,太湖治理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有许多机制、模式上的探索和创新。比如太湖办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责任落实问题,是为了督政,看地方党委政府是否按照法律要求履行了应尽职责,对地方和部门履职情况进行监察和问责。而河长制更是首发于无锡,成熟后在江苏全省率先推广。在中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地方一把手对具体某一条河流的污染治理负责,本质上是对新《环保法》中地方政府对地方环境质量负责的具体落实。

太湖治理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明确部门分工,并真正做到各负其责十分重要。朱铁军说,环保部门当然是主力军,但离不开水利、农委、住建等各部门,这个在江苏已得到充分体现。十几个部门齐抓共管,通过委员会沟通,形成合力。这也是此次水十条中指出的要强化的合力

治理步入瓶颈期

7年的努力,结果有目共睹。但太湖治理进行到现在,也遇到了新的困难。

首先是边际效应开始显现。刚开始水质较差的时候,只要建了污水处理厂,切断污染源,水质很快就会改观,投入产出比较高。实现水质从Ⅴ类到Ⅳ类转化相对容易,从Ⅳ类到Ⅲ类就难得多了,因此,无论从数据变化来说,还是从感官变化来看,同样的投入已经达不到之前那么明显的效果。

其次,在具体治理工作方面遭遇短板。太湖的突出问题,是水质富营养化,营养化程度取决于总磷和总氮。太湖在现阶段,总氮的控制还很重要。但从操作层面而言,从国家到地方,总氮和总磷还没有纳入严格管理。法律法规没有相应的规定,对企业的管理也缺少依据,因此,在市场上,也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

很简单的道理,要求湖体水质达到相应指标,首先要控制入湖河流,而国家目前在河流水质控制上还没有总氮的标准。朱铁军说,现在太湖的氨氮和COD都达到Ⅱ类水指标要求了,但总磷还是Ⅳ类,参考指标总氮是Ⅴ类。虽然江苏省在主要污水处理厂都设有总氮排放标准,但即便这样,距离湖水水质改善的要求也还很远。关于总氮、总磷的控制政策,是太湖治理具体层面遇到的最大短板。

第三个问题应该更加引起重视。已经连续7年实现两个确保,没有出问题,加之边际效应的出现,投入效果不如以前明显,经济增速放缓等种种原因,流域范围内一些地方政府对太湖治理出现麻痹和松懈,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坚持不懈抓下去。

不过,水十条的颁布实施为破解现实问题带来了契机。

“‘水十条的目标设定切合地方实际,不是非常高,是跳一跳能够做到的。朱铁军表示,分区域、分地域设定目标而不是一刀切的做法更具可操作性。其中不少政策指向也有助于解决太湖治理目前遇到的现实问题。

比如说,水十条明确选择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研究纳入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这就是解决太湖治理短板的依据。朱铁军说,有关部门下一步就要牵头研究,怎样将总磷、总氮等纳入约束指标,包括排放标准、控制手段、计量方法考核到排污交易等等,要全部尽快启动。

严格落实水十条,再现太湖碧波美景

在有着无锡母亲河之称的梁溪河,全长十多公里的河道岸边已经形成公园带。在距离入湖口处不远,记者看到了一处自动水质监测站,实时监控入湖水质,可以及时分析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像这样的监测站,从2008年至今已经建成运行了95个。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督查应急处处长孙三保告诉记者,作为水质预警的一部分,监测站对主要入湖河流及其重要支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预警流域水质变化,太湖办则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编发水质快报,近两年已经发了100多期

在严密监控下,太湖流域整体水质正在向好。不过,距离水十条的要求目标仍有差距,比如,流域内还有相当一部分水体未达到地表Ⅲ类水,不少城市或区(县)仍有黑臭河流亟待治理。

水十条要求长三角地区的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以上,目前无锡市等地已经超过这一数值,但县域还有差距,江苏省要求要达到98%以上,这些都要根据水十条要求加快推动。水十条提出了很多创新要求,第三方治理、投融资机制等,这些如何融入到太湖治理,还需要更多配套政策支持,解决具体问题。

如何把水十条落实到太湖治理的总体框架中,解决太湖治理的地方病,江苏省正在加紧研究,思路也正在形成。我们已赴省内外进行调研,近期将具体研究。朱铁军表示,目前要紧的是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

特别是融资问题,江苏省在这方面走在前列,比较容易操作的模式都已经市场化运作了。比如,江苏的水污染处理费用占水费的比例达到45%左右,这部分资金用来投入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收费政策还可用来进行抵押融资,这就解决了由于管网建设缺乏资金而让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的问题。

“‘水十条提出了很多融资模式,我们也都在尝试。朱铁军表示,比如排污权抵押。由于江苏省的排污许可制度试行得相对较早,具备一定基础,排污权抵押很快也将被提上议程,但最大的障碍仍然是政策配套。

“‘水十条规定的考核制度也非常好。朱铁军认为,应终身追责,并把相关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在太湖地区,党委组织部门也是考核成员单位,要将地方水环境治理的成效作为政绩评价的依据,甚至是干部升迁的重要依据。

另外,关于水十条中所说的信息公开制度,太湖办等部门也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推进。目前,太湖办已经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了各区域的工作情况,但之前是公布好的,以后要考虑将好的、差的都公布。

当然,就目前来看,水十条中有些条款要全面得到落实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比如,江苏省的节水任务很艰巨。由于江苏省本身并不是缺水地区,虽然早就实施了阶梯水价,江苏省的商业、娱乐等用水价格已经很高,但再生水的使用推广和节水指标还有差距。还要继续开拓,如果有一成或更多的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为景观用水,数量就十分可观了。朱铁军表示。

水十条238项细则,基本上涵盖了现阶段我国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为太湖治理走出当前的困局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政策依据。太湖再现历史美景,并非遥不可及。

我们的想法是,通过一个五年计划,能够把太湖富营养化稳定在轻度,蓝藻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减少;饮用水保障无虞,太湖流域的水质优良比例达到七成以上,满足功能用水的达到八成以上,基本消除黑臭河流。朱铁军说,到2020年,太湖流域实现两个持续:水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30年,太湖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恢复,太湖碧波美景重新展现在江南大地。

“2020年的近期目标很明确。他补充说,这是应该达到的,也是可以达到的。

此文关键字:河湖治理
<%----%>